垫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78号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谢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县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第178号)收悉。经与县民政局、县经济信息委、县交通运输委、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文化旅游委、县教委、县卫生健康委、县残联等协办单位共同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指为残疾人、老年人自主安全地通行道路、出入建筑物以及使用其附属设施、搭乘公共交通运输工具,获取、使用和交流信息,获得社会服务等提供便利,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县住房城乡建委积极做好基础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
县住房城乡建委严格要求新建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应急避难场所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完善既有道路无障碍改造。目前,符合无障碍要求的既有道路改造数量占既有道路改造数量比例不低于80%。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改造硬化路面约8平方米,新建、改造楼梯栏杆2000余米,鼓励居民加装电梯820余部。
(二)县民政局积极做好养老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
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行“机构建中心带站进家庭”可持续社会化运作模式,支持优质的社会化养老企业以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带动辖区的村(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延伸专业化服务到村(社区),打造“中心带站”联合体26个,推动形成“中心带站全覆盖、一体化养老服务”联网运营模式,试点开展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打造老年助餐点,不断增强社区养老服务专业化运营能力,有效促进各养老服务中心(站、点)扎实开展工作。
(三)县交通运输委积极做好公共交通无障碍环境建设
县交通运输委自2023年5月22日起开展客运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有效改善驾驶员服务水平,推动垫江客运行业服务能力,同时将督促辖区内公交企业加强对公交车驾驶员进行法律法规、文明出行、无障碍设施规范使用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升无障碍服务水平,更好为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优质服务。
(四)县规划自然资源局积极做好无障碍环境规划设计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重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 版)等法律法规,要求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提高意识,切实落实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建设、管理与维护。二是在规划设计方案阶段,引导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应当遵循设置无障碍设施的有关规定,在下一步设计阶段深化无障碍设施设计。
(五)县文化旅游委积极做好文化旅游无障碍环境建设
一是聚力建设无障碍旅游景区。将景区的无障碍设施列入A级景区创建达标的重要指标,在盲道建设、残障如厕等设施上严格逗硬,尽力为残疾人旅游创造舒适条件。目前,全县的A级景区残障设施均符合建设标准。二是聚力建设无障碍文体场馆。县体育场、县体育馆看台均设置了残疾人专区,残疾人如厕有专用马桶、扶手等设施。县图书馆每层楼均设置了残疾人如厕马桶和扶手,并在一楼设置了残疾人阅读专区,配备盲文书籍3000册。三是协同配合残联工作。每年与县残联共同规划社区无障碍健身设施,让残疾人共享公共服务福利。
(六)县教委积极做好教学设施无障碍环境建设
全县中小学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日通过开展主体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普及无障碍理念和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在规划新建学校时落实无障碍理念,规划建设无障碍通道和无
障碍厕所。
(七)县卫生健康委积极做好医疗机构无障碍环境建设
一是优化服务。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在门诊大厅醒目位置设置工作服务台,围绕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就医需求,在就诊高峰期安排志愿者、导诊护士,为就医的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咨询服务,协助他们用手机或者自助机办理挂号、缴费、检查报告打印等自助项目,让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有效解决了患者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及残障人群的排队等候难题。二是升级设备。组织各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无障碍设施设备改造升级,在医院内各通道设置无障碍斜坡扶手、无障碍停车位、低位服务台、母婴室,部分医院在每一层楼设置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及坐便器,免费提供轮椅、拐杖等工具,县中医院2024 年3 月25 日在康复示范中心改建无障碍通道,降低了无障碍坡度,并做好指示标识,上述措施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感觉到医院的温暖,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就医服务。
(八)县残联积极做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环境建设
县残联一直秉持“应改尽改、有需则改”的原则,逐步将改造对象向全县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全覆盖,同时汲取2022年无障碍改造项目中存在的改造项目不匹配、产品价格虚高、使用寿命短等教训,探索建立“任务到乡、资金到乡、责任到乡”分散改造新模式,县残联领导班子带队实地走访调研,通过入户勘测,走访坐谈了解残疾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个性化制定改造方案,精细化提升生活品质,让他们“行得通、出得去、能如厕”。
二、下一步计划
(一)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宣传力度
责任单位利用“全国残疾人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契机开展宣传的工作机制,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加强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媒体宣传;依托各类网上学习平台,普及无障碍环境知识,加强法治教育; 广泛动员残疾人协会、老年协会、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提高全社会无障碍环境意识,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无障碍建设的社会氛围。
(二)加强部门协作推动无障碍建设
按照市残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委网信办、市教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渝残联发〔2023〕75号)文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一是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将无障碍设计专篇纳入《垫江县县建设项目方案审查材料接收单》,在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论证会议中,邀请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并形成会议纪要,并要求建设单位和设计院在方案报批稿中进行无障碍内容的回复。二是县住房城乡建委继续严格要求新建道路、公共交通设施、应急避难场所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完善既有道路无障碍改造。三是县交通运输委在引进自助售票机等系列自助服务系统的同时,打造客运中心智慧中枢,实现乘客直接“刷脸”安检进站及“刷身份证”检票上车;并建议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时将残疾人交通出行设施同步纳入配套,统筹规划,加大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与运营的投入。四是县卫生健康委在各医院建设时充分考虑视障人士来院就诊时的导盲设施,如在所有公共走道两侧设置扶手,在各楼层导引指示牌和电梯按钮上均设有盲文。其次是加强引导服务,在各医院大厅派志愿者为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提供专业引导服务,对全体医务人员推行“首问负责制”,以满足患者寻路引导需求。
(三)加强重点区域无障碍设施改造
严格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实施,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对不规范的或群众意见较大的场所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落实管理主体,加强日常监管工作,让无障碍设施能用的起来,让特殊人群能享受到设施的便利。建议采购无障碍化公交车,特别是在涉及医疗机构等线路时打造一支专业化的无障碍线路,方便特殊人群使用。此外,在出租车、网约车等领域,为特殊人群开辟预约热线或折扣服务,改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2024年4月,我委带队调研重庆百货商场无障碍电梯和高铁站卫生间无障碍通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立即联系相关权属单位进行整改。
(四)加速构建无障碍设施监管机制
一是加强对市政道路、公共设施养护巡查力度,形成无障碍设施常态化管理。同时加大对侵占损毁无障碍设施的处罚,主要涉及对占用盲道违章停车,县住房城乡建委将结合道路有机更新,安装视频监控违停抓拍系统,做到24小时管理无空白,促进人行道违法停车行为得到快速有效管控。二是建立管线改造联审制度,减少因管线改造的道路开挖。合理安排开挖时序,尽量避免重复开挖,减少无障碍设施的损坏次数。三是开展社会监督。按照市残联、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城管局、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队伍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区县依法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督导员队伍,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辖区内某领域、行业、点位等存在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问题,开展体验促进等工作,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相关技术规范和基本知识。
此复函已经蔡建明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通过填写回执及时反馈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垫江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4年5月27日